2017年6月我們重返拉丁美洲工場–厄瓜多爾。厄瓜多爾又被稱為香蕉國或赤道國,皆因她的首都基多(Quito)及週邊地區橫跨赤道,而厄瓜多爾又是香蕉出口世界排名第一,因此有這些特別稱號。
厄瓜多爾自1809年獨立之後,政治及經濟一直處於不太穩定狀態。特別在2000年,本地貨幣蘇克雷 (Sucre) 瀕臨崩潰,故在當年實行本國貨幣美元化,而且實行美元化程度較中美洲巴拿馬更徹底。因厄國是拉丁美洲唯二使用美元的國家,再加上三年前開始推行中國免簽證計劃,所以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到當地居住、投資、做生意,也有不少來自中國技術人員到當地短期居留。
厄國華人歷史並沒有太多正式記錄。根據老華僑說法,大約有一百年左右,有不少早期華僑來自秘魯。而教會肢體的上二代大約在1920-30年代到達厄瓜多爾謀生,當時主要是來自廣東省的中山。而近十幾二十年,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結構出現明顯變化。主要來自廣東台山講客家語的群體,也有不少來自廣東說客家語的群體,近十年則更多是講國語的華人到厄國,他們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省份。根據領事館資料,前年全國華人數目約有4萬,但因免簽緣故,到現在估計可能約有六萬到七萬華人在厄國定居生活。
我們定居於厄國最大城市瓜亞基(Guayaquil)。此城聚居華人約有3萬,國語群體主要從事衣服、鞋、褲、雜物批發,廣東客家群體主要從事餐館、零售、小型超市行業。要接觸他們必需要進入他們當中,所以探訪是十分重要。他們工作時間十分長,生活苦悶,除了賺錢,看不見有其他出路。
在厄國華人流動性十分大。不少人只當厄國是賺錢地方,不會當作長居之地。若不能賺錢,就會選擇離開,去其他國家尋求機會發展,這也是華人教會不容易發展的原因。但也有部份留下來長期定居的華人,他們都是來了二十多年或三十多年,而且西班牙語較為流利,容易融入本地社會的。相反的,新來的華人,不太願意學西語,甚至來了一兩年就回國,或轉到其他國家,因他們說這裡的發展跟中國相差太遠、這邊太落後云云。不管怎樣,這裡的華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,也有十多位來自香港,而來自台灣的約有八百人。
中信差會約在2010年左右,在本埠建立了唯一的華人教會。第二代小朋友主要講客家語、西班牙語及少量廣東話。主日崇拜主要語言是國語及廣東話,所以兒童主日學經常需要加插不同語言來增加他們的興趣。海外華人福音工作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,特別是在中南美洲。因為這裡很多時候政治經濟不太穩定,教育又不像歐美完善,有些人也為了第二代的前途,而再遠走離開這些國家。在這裡事奉居住本身也是一個挑戰,炎熱的天氣,坐在沒有冷氣的巴士裡去探訪,彷彿在焗爐裡燒烤一樣,好在將近兩年的生活,也逐漸適應下來。六月將至,本地人說進入夏季(但其實是冬季氣溫),到時候會變得涼快。
在此謝謝你們一直的記念與關心!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