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馬太福音9:35-38)
傳 講福音的心志應是像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9章36節所描述的:「祂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爲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」這裡的「困苦」在希臘文可被翻譯成「疲倦」。「疲倦」則是從一個直譯為「被剝皮」的詞而來,它描繪一隻即將被剝皮的羊,在牠被剪毛之前的無助。耶穌藉助此畫面來表達祂對失喪者的同情,以及對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阻礙他人親近上帝的憤怒。這些領袖以加重殿稅的手段搜刮人民,從中謀取暴利。前來敬拜的人必須先將金錢換成可在聖殿使用的貨幣,再跟聖殿購買獻祭用的牲畜。當時的宗教體系是如此的敗壞,個人的經濟利益被擺在信徒的需求之前。所以耶穌在37-38節說:「要收的莊稼多,作工的人少;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,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。」
今天的基督教信仰體系同樣存在問題。對靈魂的同情被以「宗教轉化」為目的的福音佈道大會取代。我們期望受邀者在聽到信息以後就接受耶穌。憑心而論,我們要承認舉辦這些佈道會既花時間又費金錢,但成效並不盡人意。但是,我們常常自我安慰:「哪怕只有一個人信主,所花的精力和金錢都是值得的。」的確,挽救一個失喪者的靈魂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,但神也要求我們妥善管理和高效率利用資源。教會使用的每一分錢都是弟兄姊妹辛苦勞動換取的。我們所作的並不是為了寬慰自己:在傳福音上交了差,就如同把錢奉獻給宣教事工便算了事。收割莊稼的工人不單指佈道家和宣教士,也包括那些心繫未信者、願意在生活周遭接觸和關心他們的平信徒。因此,我們要多禱告,求神加添我們的熱忱,並多多給予分享基督的機會。
開佈道會和為宣教奉獻是必要的,而與未信者建立關係則能使傳福音更有果效。當我們與他人有了親密的關係後,他人才更願意來参加佈道會。如今街頭佈道已經很少,因爲它不適合現在的社會,然而,以建立友誼關係來傳福音更可行、更被提倡。建立關係的唯一目的並不是爲了要邀請他來佈道會。培養感情、建造關係是要讓他人通過我們來經歷、感受從上帝來的愛,讓我們成爲神使用的器皿。藉此,我們有了向他們講述基督、領人歸主的「權力」。
故而我們要把他人作爲真正的朋友,而不是傳福音的「標靶」。如果有人對福音表示反感或沒有興趣,也不要中斷友誼。如果他們感覺到我們只是爲了傳福音而與他們接觸,是在被利用,那很有可能我們就會失去了友誼和分享福音的機會。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,就算我們的努力沒有被積極的回應,也不要放棄,因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接受。我們只要堅持真心誠意地對待他們。聖經裡說,在我們還不認識基督、還不是祂的朋友,甚至還是祂的敵人的時候,祂就已經爲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。祂對我們的愛促使祂為我們死。讓我們也仿效耶穌,與罪人成為朋友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