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言雜誌

Gracious Words

今日教會門徒訓練的偏失

陳國添牧師

「耶穌說了這話,心裡憂愁 …」 (約13:21)
「門徒彼此對看,猜不透所說的是誰。」 (約13:22)

在逾越節的筵席上,主耶穌早已預知猶大要出賣祂,彼得要否認祂。祂為甚麼憂愁?是不是為了祂將要被釘十字架而心裡發愁?從上面經節的前後文中,可以看出耶穌是為了門徒仍然不能明白祂的愛和使命而憂愁。因為祂的門徒對祂的愛和使命領受有所偏失,不能活在神的旨意中,耶穌便憂愁起來。

十二個門徒跟隨耶穌,連最接近耶穌的他們都不能掌握耶穌基本的真理,可見門徒帶給耶穌的傷痛是何等巨大。

先說猶大對神使命的偏失。猶大的偏失在哪裡?他變賣了神給他最重要的產業,就是如活水江河、源於耶穌的永生關係。

耶穌給門徒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永生,只有活在耶穌裏的人才可以接受永生,承受到永恆。當人選擇切割這個關係,不活在耶穌裡,就不能有永生,也不能享受神所賜下的平安和滿足的喜樂。

耶穌的選擇:培育關係

耶穌道成肉身,放下一切,在公開的服事中,祂選擇三年和門徒在一起。祂選擇與他們起居作息,並與他們對話。耶穌和門徒一起度過了在加利利曠野的日子,在耶路撒冷長廊下教訓他們,和在鄉間接受信徒的接待和問安;耶穌也與門徒一起走入人群,教訓、醫治和祝福他們。耶穌如此投入在個人的關係上,是因為耶穌關注其靈魂和天父的關係。培育這個關係是要門徒好好被裝備,預備地上的教會如何承接使命。最終,耶穌決定要延伸教會的使命,就決定服事的方向是:透過個別靈魂的復甦、品格翻新和生命道路的改變,使命才可以完成。因此這個關係的培植是耶穌最重大的投資。但猶大竟然以銀錢變賣了這個關係!

極端的選擇:雖然看似對使命沒有任何好處,但耶穌仍然選擇培育這個關係

耶穌遇見猶大,並且早已知道猶大會出賣祂,但祂仍然把生命投入在他的身上。當耶穌把一點餅遞給猶大時,他正在耶穌身旁。聖經顯示他所處的地位特殊,他坐在耶穌的左邊,約翰在右邊。在排列上,猶大顯然是處在一個顯要尊貴的位置,是繼主人以外的第一上賓。他同時也負責管理耶穌的日常生活,和負責賙濟貧窮人的財務。由此可見,耶穌並沒有因為自己要被出賣而否定了猶大接受神愛和管教的機會。跟隨耶穌的人都會有人的偏失,也同時有罪的引誘和跌倒,但耶穌卻站在用栽培者的眼光,使一個靈魂復甦過來。

今日信徒對神的愛和使命也有類似的偏失,就是把信仰的內涵變賣了,換取宗教上的外在滿足,追求己利而忽視了完成使命帶來的犧牲。雖然門徒跟隨了耶穌三年,但卻沒有徹底地跟隨耶穌上十字架。
耶穌對信徒的要求就是信祂,但祂內心最大的呼求,就是他們可以成為門徒。沒有別的最基本要求,就是要求門徒要徹底地跟隨耶穌。這是門徒訓練的精華所在。

有一個要跟隨耶穌的信徒說:「主,我要跟從祢,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。」 耶穌的反應和回答卻出乎意料之外:「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不配進神的國。」(路9:62)

今日信徒以為教會生活和使命是額外的,信了主就是終結。沒有想到耶穌乃吩咐信徒,要像麥子一樣的死在土裡,沒有形貌存留的開始門徒生活。福音的大能如何彰顯?就是在一個取死的身體內。既然聖靈重生了人,使用他成為使命的繼承者,則要徹底地跟隨耶穌,才有真正的大能和見證。

美國名作家和教導牧師John Ortberg (約翰,奧帕格),曾在以斯帖記講道中,引用了一個觀念來形容我們的偏失,就是沒有徹底地跟隨耶穌。他說,使命(mission)是神呼召我們的最高目的,但是我們在領受使命時,同時也會帶來使命的影子(shadow mission)。所謂使命的影子,乃是指因為我們常常過份依靠我們的熱心或恩賜所致的偏失。我們行在神的使命中,不是180度的偏離才是致命,10度的偏離就會朝向地獄的方向。

若我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,沒有鎖定耶穌為中心,就容易走上自我的狂熱和驕傲。舉例來說,一個向著耶穌,卻不以悔改重生的態度來過耶穌生活的人,就容易落入宗教主義。信仰出發點是好的,但若偏失了,就成為以近利、達標、自我為本的宗教。耶穌的使命需要苦難來成全,但若不徹底跟隨耶穌、不承受使命,就容易和世界妥協。信仰的本義是在追求成全滿足神的心意,但一有偏失,就容易以教義來拆毀別人的信仰,以照妖鏡的方法來攻擊別人的軟弱,甚至以帶有屬靈超越感的態度去評論別人的好壞。

在教會中,偏失的例子也不少。教會若忽略了使命的推行,便容易把教會從原本是一個經歷神恩典的地方,變成一個分等級、優等先進者的社群,以文化的標準來製訂事工,甚至否定了聖靈引導教會的方法。

再看猶大,他的偏失在於否定耶穌的榮耀,不了解耶穌捨身流血的價值,否定耶穌服事的原則,只追求物質利益,批評瑪利亞為耶穌抹油的聖潔行為是浪費資源。因為他的偏行己意,和看重物質利益,變賣了與耶穌寶貴的關係,換取物質回報,最終得到的是死亡和永遠的失落。

彼得的偏失

彼得的偏失在於權利和高估自己。雖然他早已看出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,但卻因為自己的自傲,過份高舉了自己的能力和領導,結果在耶穌最需要的時刻,以自己的能力,用武力試圖來拒絕神的旨意,干涉神的計劃,以血氣來抵擋耶穌受死成全就贖的計劃。他不是一個無知的跟隨者,他的小聰明帶上了狂妄,卻帶來了失敗和羞恥。

今日我們面對著教會的門徒訓練,有些人也容易陷入這一種偏失的思維中。筆者常聽到了以下的看法:

‧ 門徒訓練是另一種教會成長的手段。
‧ 門徒訓練是通過知識來培育下一代。
‧ 門徒訓練所談是方法論,搞好了原理,帶領者的質素和生命內涵就並不重要了。
‧ 叫多人信主,比慢慢如蝸牛的門徒訓練更見實效。
‧ 有了知識自然會相信,不用多強調。

聖經中清楚說明門徒訓練不是課程,是耶穌唯一向教會啟示的命令。耶穌的生命是門訓的依歸,耶穌的命令就是使命。耶穌的生命是可以傳接下去的,耶穌的教導是培育性、塑造性的,不是教室的筆記。更重要是,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,都要在耶穌手中成為門徒,為要完成神國的使命。

門徒訓練是不計較成敗、一生跟隨耶穌。

今日,教會和信徒對耶穌的愛和使命不要有偏失,也不能有偏失。門訓是耶穌完成使命的唯一教導,在於培育永生關係,徹底行在耶穌的道路上,否定世界,拒絕妥協。所以耶穌這樣愛猶大,並且温柔地挽回了失足的彼得。

耶穌來不是製造一群擁有知識,卻不能活出永存盼望的人。衪要看見一個靈魂的回轉,成為祝福萬民的麥子。祂來不是滿足我們在肉身中的要求,祂是你的主,也是教會的主。不要再讓耶穌憂傷了,要接受祂徹底的愛,讓耶穌活在你裡面〔加二:20〕。

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.0 feed. You can skip to the end and leave a response. Pinging is currently not allowed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