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言雜誌

Gracious Words

不可摧殘的生命 – 電影Unbroken 觀後

辛立牧師


神學院以後,就逐步離開曾經最喜愛的享受:在影院看剛上映的好電影。隨著作牧者、特別是成為宣教士之後,這一享受就從我的生活中更為淡化、退色,以致於漸漸消失了。這次回美,在朋友極力的推薦下,又回到了大銀幕面前,看了新上映的Unbroken,中文譯為《堅不可摧》。看了Unbroken之後,我是流着淚水從電影院出來的。

這是一部根據美國二戰英雄Louis Zamperini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。影片以激烈的空戰開始:Louis和戰友們駕駛的飛機在執行轟炸日本本土的戰役中,完成了投彈任務,駕駛着被打滿彈孔的飛機驚險著陸;卻在開著修理過的飛機重返天空時,墜落在茫茫的太平洋。三位逃生者經歷了47天海上漂流,最不想死、最怕死的一位先死了;剩下的兩人被日本戰艦救獲、俘虜。接著,電影以Louis為中心,重現了他在集中營裡所受的虐待和堅韌的存活。

這部影片有許多動人心弦的場面、令人深思的童年回憶、奧林匹克田徑場折桂的榮耀穿插,也有激勵人心的名言。電影的廣告以Louis舉起沉重的鐵軌枕木為重點;表現了他在仇敵面前的剛強。感動我的卻是故事的結局、也以為這才是故事無形的高潮:當美軍飛機飛過戰俘被關押的煤礦,所有獲釋者在歡慶中享受佳餚的時候,Louis拖著傷殘的步履,走上折磨他數年日本軍官「大鳥」住的閣樓:逃跑者留下整齊而被棄的空房,或許使勝利者失去了直接向失敗者對峙並誇勝的機會。但電影卻由此跨上了更高的境界:鏡頭掃過空間,落在一張陳舊的照片上:一位嚴肅、年長握著軍刀的軍人和一個稚氣未退的孩子–沒有其他家庭成員。這個孩子就是那位慘無人道、以折磨、羞辱戰俘作為戰勝者標誌的日本軍人。

緊接著,導演以戲劇性的反差和對比,把我們的目光和聚焦帶回美國:作為英雄被歡迎的Louis的人群中,有爸爸、媽媽、家人、朋友,以及親人;特別是Louis和媽媽的擁抱,好像又把我們帶回了童年Louis的眼睛:看著媽媽和麵的手。影片讓我們看到生命成長不可缺少的核心環節和生命的高潮:在完整家庭中的愛、母愛、家庭和好的愛、朋友激勵和幫助的愛。活在愛中的孩子和活在嚴厲規範中的孩子長成人以後,形成了兩種生命形態的反差。

在親人歡聚中的喜慶中,電影看似結束;而真人的懷舊影像和字母介紹,使我強忍在眼眶中的淚水奪目而出:二戰後的Louis成為傳道人,以饒恕而不是報復的心回到日本,與那些看守他的獄卒和好。80歲的時候,他在東京高舉奧利匹克運動會的火炬慢跑。Louis活了97歲,傳講神與人和好的福音。只有那位在集中營迫害他最殘酷的日本軍官,一直拒絶與Louis會面。故事沒有用語言指責任何人,卻把什麼是不可摧殘人生的準確答案,給了每一位觀眾。

《堅不可摧-Unbroken》這部電影最令人回味的,就是生命中的愛與恨;生活中的堅韌和饒恕。在電影的正片中,幾乎沒有涉及到電影主角Louis的信仰;卻把經歷了被愛的事實後,對生命的珍惜、對榮譽的追求、對尊嚴的持守表現的淋漓盡致。而在主片結束後的字幕中,我們看到了Louis的生命之所以寶貴,就是他在童年被愛的經歷中改變了自己;在困境的堅守中是為了生命而昇華自己;從靠自己、為自己而活,進深為靠神而活、為神而活;進而以饒恕為主題而付出生命的真誠。這一超越的生命,集中體現在對生命的珍惜、堅韌,對仇敵的饒恕,並且以善戰勝邪惡。而堅韌和饒恕,正是我們基督信仰最為重要的品格;是把我們對神信實的信心,活出來的生命見證。這就是Unbroken-不可摧殘、不能摧毀的生命。

楊腓利在《耶穌真貌》一書中,敏鋭地「餘波蕩漾:耶穌留下了什麼?」為主題,提到福音書中耶穌四個預言性比喻中的潛藏主題:一位離開的上帝。在歷史的過渡階段,「我們生活的時代,是上帝缺席的日子」。在這看似上帝缺席的時代,我們如果像惡僕人一樣的生活、以自己的經歷代替神應許的事實,我們就錯了。「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上帝,很可能是我們找錯了方向。」

「正如奧古斯丁所形容的:『你在我們眼前升天,我們回頭悲哀,才發現你卻在我們心中。』這樣說不知是否過分:從耶穌升天以後,他其實是在尋找一些其他的人,來再活一次他在地上的日子,教會就好像道成肉身的延展……基督在成千上萬處顯現,在眾多美麗的眼神中,在眾多美好的肢體中……」(《耶穌真貌》:176頁)

電影《堅不可摧-Unbroken》所描述的不可摧殘的生命,體現了人在地上可以再活一次主耶穌的生命:Louis經歷了波浪顛沛的太平洋中,眾水不能熄滅、大水也不能淹沒的求生存。經歷了陰潮狹窄的地牢裡,黑暗不能朽壞的堅韌。經歷了劊子手的皮鞭下,不能摧毀的剛強。甚至經歷了在仇敵淫威迫使下,自己人打來的拳頭,卻不留下撕裂的傷痕。瘦弱的軀體、被羞辱的眼睛和尊貴的頭,一時可以彎曲或者低下;但是當他重新在希望和尊嚴的激勵下抬起頭來的時候,可以舉起超出人體格限制的鐵軌枕木,仇敵不敢正視、仇敵必定羞愧。而更深的主題:我們在神的恩典中,舉起饒恕的旗幟,主動向仇敵提出饒恕與和解時,魔鬼都羞愧而不敢出現。

這就是我們基督徒作為神的形象的新生命,這就是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應該過的新生活,這就是我們在地上再活一次耶穌曾經活出來的生命:這就是堅韌和饒恕的生命。耶穌講了撒種比喻後,特別對門徒說明結出成熟果粒的條件:「那落在好土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並且忍耐著結實。」(路加:8:15)種子是神的道、是神的福音,其本身就有生命力;而這樣的生命力,是在主耶穌呼召的恩典中,在好土地、就是誠實善良的心中表現出來。主耶穌對存這樣心態的好土地也有要求:就是在持守、忍耐、堅韌中結果子。持守、堅韌即是結果的條件,也是果子本身。

而持守和堅韌,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挑戰和磨練。所以,面對將要來的逼迫和誘惑,耶穌明確教導我們:「只因不法的事增多,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。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」(馬太:24:12-13)在對「得救」的論述上,新約聖經有過去時態、現在/現在進行時態、和將來時態。而在這些不同的時態中,又常常加上被動語態。主耶穌在這裡所用的,就是將來時態、以及神為主詞的被動語態:惟有忍耐到底的,將來必然被神救贖。

主看千年如一日。對於創造時空的永恆之主來說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將來時態的區別。所以,他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贖恩典,是永不改變、是一次的。而生活在時空限制中的人,就當按照主的要求,在我們過去、現在、將來的生活中,付上當盡的忍耐和持守;活出與恩典相稱的生命。

聖經中耶穌所要求忍耐、持守和堅韌,是在「誠實善良的心裡」。而不是中國傳統中的「心在頭上一把刀,你就忍了吧」。這樣刀加在心頭的強忍、扭曲人性的忍耐,常常帶出「一旦得勢後更強烈的報復和放縱」。楚平王收到了伍子胥強忍後、鞭屍焚屍的結局;百里咸陽城就在項羽強忍後的連天大火中毀滅。「君子報仇、十年不晚」成為忍耐者奉為至高至上的名言。所以,也有人這樣總結:復仇和貪婪中的忍耐,常常使惡人的生命延長。結果,帶來更加殘忍、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惡性循環、仇恨延續和傷害。

好種子落在誠實善良的心中,藉著忍耐和持守,結出有耶穌新生命的好果子。持守和忍耐、必須和饒恕聯繫在一起。沒有饒恕,就沒有誠實善良的忍耐;沒有饒恕,就體會不了神在耶穌基督裡饒恕了我們的救恩;沒有饒恕,心中的苦毒怨恨不能消除;沒有饒恕,一切人為的持守和忍耐都沒有意義。沒有經歷被神饒恕的事實,既饒恕不了自己,也饒恕不了帶給自己傷害的人和事。沒有饒恕中的堅韌和持守,只能帶來更大的傷害。

經歷了神的饒恕,使本為剛硬、殘酷的心變得誠實良善。經歷了神的饒恕,必定經歷被神愛、被人愛的事實。經歷了神的饒恕,就有了與神性情有份的生命。經歷了神的饒恕,就有了面對邪惡時,對自己生命的堅韌與持守;對別人生命的尊重與憐憫。經歷了被神饒恕的事實,就在實際生活中,可以饒恕那些以邪惡對待自己的人,以善勝惡,以德報怨;活出耶穌基督的豐盛生命。

所以,當彼得用人對忍耐和饒恕的理解,問耶穌說:我弟兄得罪了我,我饒恕他七次可以嗎?耶穌說,不是到七次,乃是七十個七。緊接著,就講了一個王饒恕欠他一千萬兩銀子的僕人;這個被免債的僕人,卻不赦免欠他十兩銀子的同伴;最終被主人審判。耶穌的結論非常明確:「你們各人,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你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。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真理:經歷被神饒恕的事實,必須和饒恕別人相聯繫;經歷被神饒恕的事實,必須反映在對別人、特別是得罪了我們的人的饒恕上。沒有將心裡發出的饒恕具體表現在實際生活中,我們將會自己承擔向神還債的後果;而這個後果是我們付不起的。

經歷被愛的事實,在堅韌和饒恕的持守中,活出主動去愛的生命。這是我們現今社會所面臨的最大缺失;也是教會和每一位基督徒生命中難以突破的瓶頸。我們常常卡在苦毒怨恨中,我們常常卡在對神、對人、對自己不滿意的光景中;我們常常卡在推卸自己責任的自戀和自我保護中。

我自己在牧會、宣教的實踐中,也曾遇到這些困擾。我和楠定師母從神學院畢業,就來到加州的Sacramento地區牧會。雖然信主已經16年了,雖然有母會的牧師和長老們的鼓勵和幫助;但也因為沒有經驗,曾經錯過了許多和弟兄姐妹們、特別是與核心同工們共同建造自己、共同建造教會的機會。也得罪和傷害了同工。神卻藉著這樣的經歷,讓我們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虛假和自義。而當我們在聖靈的光照之下,看到得罪神、得罪人的時候,會主動跪下來,求神饒恕;也願意在神允許的情況下,主動向同工們道歉、求饒恕。當我們在2012年底,從宣教工場回訪當年帶領的教會,向一些同工和弟兄姐妹們道歉;說到我們沒有牧會經驗所帶來的虧損時,得到的是原諒、眼淚和擁抱。在生活中我們逐漸領會到:在困境中堅韌、以及在任何環境中對別人的饒恕,是生命成長的最重要環節。

在電影《堅不可摧》最後的字母介紹中,我們看到:和好的對象和結果,必須出於願意的雙方。神與我們和好,把他的獨生愛子給了我們,要求我們出於情願的接受和委身。人與人的和好,既有出於主動的付出、也要有出於被動的接受。那位企圖摧殘Louis生命的日本軍官「大鳥」,沒有接納Louis主動提出的饒恕,也就沒有彼此之間的和好;結果,他只能停留在自殘、抱怨、復仇、惱恨的陰毒中。以仇恨面對仇恨、以逃避面對饒恕、以自義面對恩典的人,只能活在苦毒怨恨的深淵中。

願我們基督徒的生命,擺脫來自世俗世界的攪擾,擺脫出於自己狹窄心胸的苦毒;定睛看耶穌,仰望那來自天上的恩典;看重我們的家,看重彼此之間的愛,看重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幫助過我們的人,珍惜來自親友之間的情分;常常懷着著喜樂,感恩的心,在神真理的根基上建造,活出榮神益人的生命與風采!

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.0 feed. You can skip to the end and leave a response. Pinging is currently not allowed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