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言雜誌

Gracious Words

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

朱慧安

「我們行善,不可喪志;若不灰心,到了時候就要收成。」 (加拉太書六:9)

年前,當我們還是留學生時,就開始開放家庭當作學生團契的
聚會場所。經常到了周末假日,家中充滿了敬拜讚美聲、歡樂聲、小朋友的快樂嬉鬧聲,還有弟兄姊妹的讀經討論和禱告聲。雖然開放家裡難免需要準備%e6%9c%b1%e6%85%a7%e5%ae%892食物和事後清理等瑣事,但當時一點也不以為忤,反而感謝神,因為祂賜給了我們合適的房子作為聚會的場所。所以舉凡迎新、中秋、感恩節、聖誕節、新曆舊曆年、端午節聚餐,弟兄姊妹和我們不但都盡力籌備,還廣邀除了團契之外的留學生,讓他們在異鄉也能夠享受家鄉的溫暖和耶穌的愛。喜樂地服事之餘,深深覺得「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!」

留學生生涯告了個段落後,我們搬到加州的一個小鎮,也是繼續開放家庭,和當地為數不多的弟兄姊妹繼續聚會。當地的留學生並不多,所以我們除了學生之外,也邀請學者、在當地工作的家庭和他們的家屬一同來查經交通。總覺得開放家庭是神透過我們提供給異鄉遊子最真誠和直接的恩慈。過了三年後,神又帶領我們離開了那個小鎮,搬到現在居住的大學城。

到了這個大學城之後,我們依然本著初衷開放家庭來聚會。草創之初,在小小的租房中,小小的客廳裡,每周聚會的人最多不超過十個。後來神賜給我們一個有寬敞客廳適合聚會的房子,聚會的人數也慢慢增加。除了固定的查經外,我們每年的秋天也會舉辦迎新餐會,去年就有十數名新生聞香而來。

不過在今年八月初時,發生了一件讓我不是很開心的小插曲。學生會在其網站上細數他們去年還是新生時,受到的照顧和幫忙 : 感謝這個人告訴他們在地資訊、那個人帶他們去買菜、感謝這個、感謝那個…洋洋灑灑,唯獨漏掉我們團契的迎新餐會。雖說付出不求回報,但看到的當下,難免覺得有些難過和灰心。難道因為我們是他們眼中的「宗教團體」,所以我們請吃飯就是帶有目的,不值一提嗎?

外子安慰我說做學生事工就是這樣啦! 叫我不要灰心。可是我覺得不只是灰心,還聯想到自己過去幾年在團契和教會服事,原本甘心樂意擺上時間和精力,卻經歷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和莫名其妙的事,似乎有些變冷漠了。例如,有人因為看到我們開放家庭,就對我們予取予求。另外,不同世代的學生風格很不同,所以近幾年來,學生事工愈來愈難做。以往請學生到家裏吃飯、定期關懷他們的方式,好像已經無法吸引這個世代的學生。幾年前我們幾乎每幾週就會請新朋友來家裡吃飯,但軟釘子愈碰愈多,慢慢地,我們好像變膽怯了,也失去了原本的熱情。

jesus_savior過去在留學生時期,因為受到學生團契很大的照顧和餵養,所以我們一直對學生事工很有負擔。我們開放家庭邀請學生來聚會,除了提供學生一個心靈安歇的角落,更重要的是,讓他們認識這位獨一的真神。回想這些年來,學生事工也經歷過不少挑戰和試煉。現在這個團契剛成立之初,參加人數既少又不穩定,但那時我們一點都不在意,也從沒有灰心過。因為我們那時的異象是只要能服務到一個學生,我們的團契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。沒想到幾年過去,我似乎已經失去起初的愛心?

後來外子和我分享一段「孫叔叔唱副歌」的影片,並鼓勵我:雖然有時付出好像沒有回報,也不要灰心,這都是人生中的點點滴滴。仔細想想的確是啊!參與學生事工,一晃眼也十多年過去了。一方面,當遇到有學生決志信主,那種喜樂真是無以言喻。另一方面,即使許多學生尚未信主,不少卻因此成為不錯的朋友,偶爾有機會還會要求和我們碰個面敘個舊,而且其實大部分的交往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。

差不多時間,我參加一個營會,講員們分享他們服事的動力來自於一段經文:「凡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。」 (林前9:23) 這真是很及時的提醒和鼓勵,神的意念是高過我們的意念,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現在以恩慈待人,或許是撒下了一顆福音的種子,日後遇到其他澆水的、灌溉的,神或許就使他生長了。再說和學生們來往的過程中,溫柔、忍耐、愛心、耐心、節制和智慧都不可少,好多操練的機會喔!我覺得我個人這麼多年來,性格和品格的確有因為這些操練而變得更好。所以,我也提醒自己:傳福音是耶穌託付給我們的大使命。我們的付出,雖然有時看起來是徒勞,但仍然對我們有益,而且有永恆的價值。

所以後來我們討論了一下,決定不灰心、不喪志,今年再來辦個迎新。至於果效,就交託給神吧!

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.0 feed.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,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